本网讯:为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助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丰富藏羌彝文化走廊内涵,2018年7月12日上午11:30,我校在402会议室召开《构建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五化”育人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会。参加推进会的有: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教授,项目组组长、藏汉双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定真同志,项目组副组长、藏汉双语学院副院长梁广交教授,藏汉双语学院藏语言教研室主任完玛加副教授、理科教研室主任李昌吉老师、文科教研室主任贡波扎西副教授,项目组成员郭三黎老师、增巴才郎老师、霍续龙老师,《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团队成员胡尧副教授、邓明老师、杨陈老师。会议由项目组组长、藏汉双语学院院长严木初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向武围绕“项目申报获准背景介绍、推进项目工作实施要点”两个方面作了讲话。他指出,2018年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开展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并获准《构建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五化育人”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取得成功,说明近年来我校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主抓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富有成效的。在推进应用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项目申报成功对学校发展是一种激励,在深刻领会领悟申报项目获得成功重要意义的同时,要分清学校发展面临的现实状况正处于“跳起来摸高”的状态,正处于坚持抓规范管理、促转型发展“两条腿走路”的状态,既要抓好规范管理,又要抓好特色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重任。就推进项目工作实施要点而言,我们一要高度重视,全校各职能部门会密切协助与配合;二要注重过程管理、痕迹管理、特色管理;三要边研究、边实践,再研究、再实践;四要按照项目实施方案与上行文要求,不断提炼与总结。
紧接着,周定真宣读《阿坝师范学院关于成立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随后,严木初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整体改革进度安排、改革价值、配套政策、保障措施、风险防范阐述了《构建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五化”育人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深刻剖析了全员化、全过程化、全方位化、全覆盖化、全常态化的民族团结教育“五化”育人模式,提出多方参与的开放的“全员育人”,体现阶段性和连贯性的“全程育人”,构筑立体网络结构的“全方位育人”,覆盖学生、老师、专业、学院、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全覆盖化”,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全常态化”的路径,并下达2018年项目工作任务,即社会实践+特色活动+实践教学+制度规范多位一体,鼓励大家加强学习,形成团队,组建工作室,借鉴西藏大学“四观”教学,植入藏羌文化、宗教内容,有效把握维度。
之后,《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交流课程教学,基本达成三点共识:一是规范课程教学大纲;二是借鉴其他高校民团团结教育读物;三是避免纯理论的误区。
此次会议,围绕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五化”育人模式改革试点,必将助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而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供稿:霍续龙
编辑:邓晓宇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