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日前,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各高校都开启了“云课堂”在线授课模式。我校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兼思政课教师宋明教授用一封名为《春天的告白》的信作为在线教学平台思政课程的开场白,以“不见其人,先见其字”的方式在师生QQ群里先“见面”,被教育导报网专题报道(教育导报网:阿坝师范学院教师用一封《春天的告白》开启在线思政课)。以下是《春天的告白》内容节选:

(图片来自网络)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改变了许多,影响了许多。虽然疫情极大地打乱了春节的节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寒假、大大地增加了我们的负担,让我们成为“宅男”“宅女”,让大家相会变成视频聊天,相聚变成隔空拜年,但是疫情不能改变我们对家人的亲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担当。教育部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中说,大学生们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相信大学生在疫情防控的斗争面前,一定会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为夺取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斗争的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大学生做“守护者”,担使命、保安康;做“修行者”,宅其身、抱道行;做“识途者”,游必有方。同学们,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加油喔!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思考了许多,教会了许多。发生在2020年冬春之交的这场疫情是一场牵动到全国的没有枪炮和硝烟的硬仗,在生死考验的紧要关口,我相信您们同我一样,从电视、网络上都目睹了党的坚强领导、国家的强大运作、军队的迅猛出击、医护勇士的无畏斗志、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我相信您们同我一样,每一天都会被疫情防控中所展示出的人间真爱和体现出的大无畏精神而深深感动,止不住热泪盈眶;我相信您们同我一样,在后方也加入了防疫的行程,每一天都会不自觉地关注疫情,用填报数据、打卡的方式为打赢这场战“疫”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成长了许多,成熟了许多。疫情爆发后,大家几乎都经历了从最初的恐惧、害怕到后来的淡定、从容,发展到现在积极投入战斗的最好状态。在此期间,同学们在认真填写表格,按时打卡的同时,有的拿起了笔,写起了诗歌、散文、日记;有的主动请缨,参加了街道、乡村的防疫志愿工作。经历了这场人民战争,许多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感叹孩子们得到了快速成长,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您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时代、祖国、人民赋予您们的使命,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为您们感到欣慰和骄傲!同学们!作为阿师人,我们都深知如今这所美丽的校园是何等的来之不易!从岷江河谷的艰难起步,到历经多次大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汶川“5.12”特大地震的磨难,再到灾后重建的凤凰逆磐。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党恩,常怀感恩之情,常施感恩之行,正如一位家乡在汶川的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护士佘沙所说“我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这场战争,正是我们以实际行动报效党的恩情、回报祖国和人民养育之恩的大好时机。当前,无数像您们一样的大学生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奋战在防疫战线,谱写出了闪亮的青春篇章!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同学们,在我们还未进入课堂之前,复杂的、残酷的、艰难的疫情防控战争实际上已经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难道不是吗?
同学们!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正如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语重心长所讲的那样,大家需要共同面对、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交流空间变化中去把疫情、把灾难当成教材,保持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在灾难和不幸面前,让灾难见证我们坚定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宋明教授利用“抗击疫情”这本沉甸甸的鲜活教材,让广大学生深刻体会了家国情怀、生命可贵,知道了恪守规则、学会担当,学会了敬畏自然、呵护生命;告知学生今日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勉励学生胸怀天下,成为国家栋梁。
供稿:宋明
编辑:查旺斯基
编审:郑文瑜